捡宝_第445章 连唐英都仿制失败的欧窑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45章 连唐英都仿制失败的欧窑 (第2/6页)

其代表着雍正乾隆时期,制瓷技术的创新与辉煌,所烧制的瓷器,每一件都倾注了唐英的创新思想和深厚情结,运用不同的技法的方式进行创新制作,而不是简单的重复制作。请下载小说app爱读app阅读最新内容

    另外还有很重要的一点,身为督陶官的唐英还会亲自执笔绘制瓷器图案,这是陶瓷史上绝无仅有的。正是因为唐英的亲力亲为,开拓与创新,才铸就了唐窑独一无二的辉煌。

    唐窑另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贡献,就是首创文人瓷画之先河,在九州瓷器上描绘九州画、书写九州书法、题九州诗词、钤九州印,同时署瓷绘者名字,这在之前是绝无仅有的。这些的结合,使得瓷画不仅保持了工艺性,又有着与绢画一样的审美效果,特别是在瓷画上署瓷绘者名字,这就更具有划时代的文化意义,正是因为如此,才会在清末出现浅绛彩文人瓷的兴盛。

    而唐英在乾隆元年所作《陶成纪事碑》,就是他对在景德镇御窑厂二十七年督陶工作中的制瓷工艺的概括总结,其中总结了的仿古瓷和创新瓷,高达五十七种之多。

    众所周知,乾隆皇帝是最能玩的皇帝,审美更是独步古今,不然也不会在晚年以“十全老人”自号,不会仅是印章就又足足三千余方,更不会还专门成立正天监为自己的藏品进行各种各样所需要的装扮。

    史上最能玩的皇帝,和最擅长制陶的唐英碰撞在一起,自然就是绝配,怎么可能会不碰撞出一些特别的火花来。乾隆皇帝经常会有一些“异想天开”的脑洞,但这样的脑洞在唐英竭尽全力、耗费巨大心里的配合下,却又一次又一次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