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530章 捡大宝 (第2/5页)
法,是“无有酷于此二十三年者。”仅大规模的水旱蝗雹灾害,明宪宗朱见深在位时期就有52次。 如此天然人祸,内忧外患的情况,后来大明王朝最后一位帝王的崇祯皇帝也遇到过。和明宪宗朱见深一样,崇祯皇帝同样也一心想要力挽大明王朝与狂澜之中。结果兢兢业业干了十几年,最后众叛亲离,吊死在煤山的一棵歪脖树上。闽南语谚语的“自挂煤”说的就是崇祯。 但是明宪宗朱见深,却凭借自己的雄心、能力和魄力,最后成功力挽狂澜,挽救岌岌可危的大明王朝与水火之中。 用人上,明宪宗朱见深知人善用,在位期间重用了李贤、彭时、商辂等一批贤能,朝局趋于稳定。成化一朝,共封了九个伯爵和一个侯爵,可见明宪宗武功之盛。 同时积极应对自然灾害,通过赈灾、免征赋税、减省刑罚等方式,妥善处理大灾大害之后的饥饿和流民问题,社会逐渐复苏。 《明史》给予比较高的评价,认为明宪宗“恢恢有人君之度”,“仁、宣之治于斯复见”。 明宪宗朱见深,对内成功平定叛乱,解决流民问题,对外不仅把蒙古赶出河套走廊,还打得建州女真几乎灭族,为大明王朝中兴创造了安定的内外环境。 在位期间,最有名的,当属其所作的三件大事。 其一:平定叛乱,安置流民。 成化元年,明宪宗派韩雍、赵辅等人平定广西大藤峡叛乱,后有派朱永等人平定荆襄流民之乱,后再人命“流民”专家安抚荆襄流民,设置郧阳府,将流民用户籍的形式固定在当地,又设置了郧阳巡抚,成功解决了这个困扰百年的流民问题。 女真崛起之前,蒙古始终是大明王朝的心腹大患,朱元璋朱棣在位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