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61章 断代 (第3/4页)
,将郑克臧害死,取代郑克臧。 姚启圣在此时启奏康熙,认为收服台城的时机到了,之后向康熙推荐了郑成功麾下的降将施琅。 施琅是郑成功的叛将,与郑成功有杀父之仇,降清后就一直想着攻打台城,为父报仇。得到姚启圣举荐的施琅,被康熙帝人命为水师提督,负责训练水师,准备屋里收服台城。 康熙二十一年,姚启圣成功协助水师提督施琅收服台城,驻守福州,次年因旧疾复发病逝。 除了姚启圣之外,康熙时期的名臣还有周培公、李光地。现代人对于这三人的了解,大都是通过电视剧《康熙王朝》了解的,但事实上在历史中三人的结局,和电视剧当中是布条一样的,三人的结局要比电视剧上好了太多。 历史上姚启圣和施琅并非像电视剧中的师生关系,两人素不相识,而姚启圣举荐施琅也多亏了李光地的牵线。周培公和姚启圣之间,几乎没有任何交集,硬要拉扯上关系的话,可能也就是周培公是依靠攀附姚启圣的美女大学士黄锡衮才得以到内阁任职。 周培公最大的功劳,就是穿着康熙御赐的黄马褂,拿着康熙的招降圣旨进程劝服了王辅臣投降,兵不刃血的解决了康熙心头大患。 至于说李光地,更没有像电视剧里演的那样是青年才俊,还曾获得康熙爱女蓝齐格格的喜爱险些成为驸马,最后被明珠和索额图欺压黑化,变得刻薄歹毒,最终被康熙贬到澎湖列岛做知县。历史中的李光地是一位老学究,清朝著名的程朱理薛家,学者型高管,而且李光地年纪比康熙还要大十岁,根本不可能被康熙女儿看中差点成为驸马。 李光地在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