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41章 不能用金钱衡量 (第2/6页)
老人,以示尊敬。 《周礼.罗氏》记载:“罗氏掌罗乌鸟,蜡则作罗襦,中春罗春鸟,献鸠以养国老。”这段话的意思翻译到现代文的意思,是说每逢农历年大祭之后,朝廷中掌管鸟事的官员,就会开始准备细密之网,与春天最中时期捕捉斑鸠鸟献与天子,再由天子赠予自己国家的老人,以此来提醒天下人敬老爱老。 《后汉书.礼仪志》记载:“鸠者不噎之鸟也,欲老人不噎”。因此古人认为鸣叫婉转的斑鸠咽喉畅通,所以送斑鸠给老人,接斑鸠的传说祝愿老人食道畅通,进食无阻,身体健康,长命百岁。 制作鸠杖敬送老人的说法,也是源于鸠为不噎之鸟而来,刻鸠于杖头,可望老者食时防噎。 鸠杖最为盛行的年代是在汉朝,在汉朝时期道德观以“孝”为核心,就连帝王的谥号中都带有一个“孝”字。八一年在甘肃威武磨嘴子曾经还出土过汉朝皇帝颁布的《王杖诏书令》,上面有着汉代敬老的内容记载。爱读小说app阅读完整内容 年七十以上,非首杀伤人,毋告劾也,毋所坐;年六十以上无子女的鳏寡老人,可免交一切赋税;吏毋得擅征召,狱讼毋得系。 从汉代开始,鸠杖与朝廷所使用符节相同,是地位的标志,持鸠杖的老者,可出入官府节第,行驰道,这个规矩一直延续到了清朝。 有点类似于现在的退休制度,拿到鸠杖的老者就相当于国家的退休人员,可以享受到各种优厚的福利待遇。 唐朝时期,更是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