捡宝_第464章 不是不报,时辰未到!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64章 不是不报,时辰未到! (第2/5页)

现存洞窟像龛2345个,造像11万余尊。最高佛像高达17.14米,最小的仅有2厘米。

    建造时采用了大量彩绘,可惜如今多已褪色,是世界上造像最多,规模最大的石刻艺术群,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九州石刻艺术的最高峰”,位居九州各大石窟之首,世界文化遗产。

    其中最著名的,是武则天根据自己容貌雕刻的卢舍那大佛,孝文帝为冯太后所凿的古阳洞,兰陵王孙于万佛洞造像、李泰为长孙皇后造宾阳南洞、韦贵妃凿敬善寺、高力士为唐玄宗造无量寿佛等。

    还经历了天竺、新罗、康国、吐火罗等外国人开窟凿像,所以现存石窟中有欧洲纹样、古希腊石柱等。

    龙门石窟是世界石窟文化呈现九州化趋势,是九州石窟艺术的里程碑,影响力远及朝鲜、韩国、日本等。

    东瀛狗的奈良东大寺、韩国的石窟庵,以及港城、佛国等等这些地方,均受其影响。

    北魏代表洞窟:古阳洞、莲花洞、宾阳中洞。

    东西魏造像:强弩将军掖庭令赵振造弥勒像记、武定元年铭石造释迦五尊立像,“龙门二十品”魏碑。

    北齐:药方洞、延军舍合邑廿二人等造像记等。

    隋唐五代:大卢舍那像龛、万佛洞、敬善寺、惠简洞,褚遂良碑书“伊阙佛龛之碑”,为龙门石窟造型最鼎盛时期。

    宋代碑书法盛行:陈抟“十字卷碑”、宋真宗“龙门铭碑”。

    清代:乾隆皇帝1750年游幸龙门,与龙门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