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三章 一口气解锁四个被动决策!大生产! (第7/7页)
结出合适的管理体系。 讲到这里,黄河发出了由衷的感慨。背靠大组织就是好,这里能人辈出,基本所有事情只需要提供方案和物资就行。 说到人才,就不得不提到边区里几位低调的大神。 原本他是准备将决策「组建科学院」,在11月份提供的研究员名额分配给农学。但局长知道黄河的安排后,立马告诉他了一些秘闻。 今年二月份,边区成立了光华农场。 这个农场内有诸多农学方面的科研人才,他们在作物栽培、培育推广优良品种、防治病虫害等项目有着显著的成绩。 同志们根据当地的气候和土壤,研发出了新品种的马铃薯和青贮玉米,那可是轮作复种一年两收的宝贝。 黄河在来边区以前,一直以为开垦烂泥湾增产粮食的方案,是总指挥在1941年提出的。 但他万万没想到,边区居然还有一个森林考察团。 他们花了半年的时间亲自考察,在今年中旬向老总们提供了一份《边区森林考察报告》,里面清楚地阐述了开垦烂泥湾的诸多理由。 经局长这么一提,黄河立马想起来一些重要的事。 在一年后的1941年,边区成立了自然科学院设立生物系,后来专门改组成了农业系。 他们与光华农场合作,就当地重要害虫粟灰螟进行研究,选育出抗螟品种“狼尾谷”加以推广,还曾努力提倡种植棉花和栽桑养蚕。 最厉害的来了,在1943年由乐、李、陈、方四位大神发起,成立了中国农学会。 有这些农学家和畜牧兽医专家,哪还需要用系统召集研究员啊。 最好的战士配上最好的专家,地我种定了,谁来都阻止不了。猫猫缺大德的同志,你的成分太复杂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