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四十八年_第四章 胜三郎(二)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章 胜三郎(二) (第4/5页)



    况且,自一六四一年以后,岛国的对外贸易港口只剩长崎一个了。话说幕府之所以这么做,主要目的就是禁止岛国人离开岛国。

    从陆奥走到长崎?天啊,还是算了吧。

    到底怎么办?干脆给这些人留下几千斤粮食,自己开溜吧……

    孙子(sunzei)!赵新为自己产生的邪恶的念头而羞耻。

    赵新正开始歪楼发散着思路,耳边却有人大声道:“非常感谢。若无大人您的搭救,我现在也是个死人了。”

    “啊。”被打断思路的赵新吓了一跳。他一看,正是被救的胜三郎正跪伏在面前表示感谢。于是他连忙扶起胜三郎,道:“不必在意。所谓‘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这样的年景,谁都不易。”

    胜三郎觉得赵新的口音很怪。利吉曾对他说赵新是个贵人,他觉得不像。赵新的腔调很像江户口音,但又不完全是。

    于是他鼓起勇气,斟酌的问道:“阁下的穿着很不寻常,我游历关东之地,从未见过阁下这样的发饰和衣衫样式。”

    “哦,你说这个……”赵新摸了摸脑袋,还是毛寸式样的短发。再看看对面的胜三郎,哦,人家是月代头,据说岛国男子成年后都要剃成这样。

    “我的确不是此地人士,只是听闻火山爆发,灾荒严重,所以本着能救一人是一人的想法,来到了弘前藩内。”

    “话说自己不是发了财良心不安吗?什么呀,才不是呢,咱还是个好人的。”赵新一边解释一边腹诽着自己。

    不容对方多问,赵新话锋一转,问道:“听利吉说你是近江的武士,怎么会来这里呢?”

    胜三郎很不好意思,本想着来这里帮人却什么也没帮上,差点把自己搭进去,结果还被灾民给救济了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