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48章 阿巴泰 (第2/4页)
在建州制度当中,和硕贝勒与普通贝勒之间看似只有一词之差,可是实际差距却相当大,因为当时的和硕贝勒与旗主贝勒其实是一个概念,像代善、莽古尔泰、阿敏、阿济格、多尔衮以及多铎等和硕贝勒,通常都是一旗之主。 反之,像阿巴泰、德格类以及斋桑古、济尔哈朗等人,则都是普通贝勒,虽然都各自拥有下属的牛录,可是却不是旗主,必须依附在各旗的旗主贝勒麾下。 阿巴泰本人虽然战功卓著,自视甚高,可是这件事也彻底让他对皇太极以及其他人感到失望,心中颇为闷闷不乐,回到家中后甚至高声道:“今后我再不赴宴!” 要知道,在努尔哈赤时代,阿巴泰还经常跟四大贝勒一起出见蒙古王公,可到了皇太极时代,他的地位还不如四小贝勒。 在这种环境下,阿巴泰自然也屡屡触怒皇太极,尽在第二年后就出现了‘皮裘事件’,阿巴泰被各大贝勒齐声谴责,最终使得阿巴泰被狠狠惩治了一番。wap. 后来皇太极称帝改元后,定宗室世爵,多尔衮、多铎以及豪格都纷纷被封为亲王,阿巴泰虽然年纪大,可最终也只是被封了一个饶余贝勒,比起过去就加了‘饶余’这两个字,以示跟普通贝勒的区别。 可问题是,此时的清廷宗室分封已经形成了制度,共分为九等爵位,贝勒不像过去那般位高权重,成为了和硕亲王和多罗郡王之后的第三级别。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