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重造大顺天_第276章 工业革命之路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76章 工业革命之路 (第3/4页)

尽管在此之前,人类已经发现了煤炭和石油,可是整体的开采和使用规模都不大。

    直到两件事出现,第一是石灰烧制的普及,第二是焦炭炼铁的出现,使得煤炭消耗得到迅速上升,且到了16世纪时,欧洲的木炭价格就已经成了煤炭的两倍以上,廉价的煤炭开始逐渐在各个领域中替代木炭。

    从十六世纪中叶到十九世纪初,英国煤炭产量便增长了足足六十六倍,其中一半的产量几乎都销到了伦敦,为伦敦工业化的推动提供了动力,而十九世纪初的英国煤炭产量就已经超过了其他国家的总和。

    有了人力成本上升的背景,有了充足的煤炭资源,也就足够支撑冶铁业的发展,而通过工业手段生产出来的铁,结合着正在发展的枪炮技术,使得热武器的成本迅速降低,普及度得到了飞快提高,且由于其本身杀伤力和作战效率加强,自然无形中推动了军事革命。

    在工业革命时期,钢铁产量往往也能等决定一个国家的军事工业是否足够强大,大到坚船利炮,小到火器甲胄,都离不开海量的钢铁。

    因此,人力成本和能源变革本身就是工业革命的基础背景,但是光有这两个条件也无法正式开启工业革命,另外还需要两点要求,一是巨额的原始资本积累,二是工业启蒙运动,这两点则是英国领先于其他欧洲国家的关键因素。

    工业革命的困难程度体现在方方面面,特别是在工业革命前的原始资本积累这一过程,本身就是血淋淋的,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