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重造大顺天_第253章 封锁九门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53章 封锁九门 (第4/4页)

、天策、振武、宣武、羽林十七卫亲军指挥使司,等到大明朝正式建立后,金陵作为大明朝的国都,此地共有三十六卫兵力,堪称兵力极为庞大。

    只是当时的朱元璋对建都金陵有些犹豫,认为金陵偏居东南,无法符合统治南北的政治需求,曾经就设想过原始版本的两京制度,即以金陵为南京,即京师,大梁为北京,实现两京的方式来辖制天下。

    但是,在经过了残酷的统一战争后,北方被打得极为残破,经济衰败,也就难以承担都城的功能,朱元璋便以临濠为中都,也就是后来的凤阳府,初步了形成了两京一都的格局。

    后来中都营建工程量实在太大,百姓们多有怨言,且当时跟着朱元璋打天下的淮西勋贵集团大多也不赞同,这件事也就不了了之。

    只是让人啼笑皆非的是,随着靖难之战的发生,大明朝从实际上形成了真正的两京制度,且金陵反而成为了陪都,也就使得金陵的防卫体系发生了重大变化。

    与六部衙门一般,大明朝在金陵同样也有一套京营体系,其中陆营主要集中在大小教场,后来又设立了新江口水cao营,其中原本驻守在金陵的一部分京营调到了燕京,剩下的一部分则留在了金陵。

    不过让人颇为玩味的是,金陵城内的卫所军在迁都后大大减少,可是南直隶其他卫所的军队人数却反而增加了许多,另外这些京营兵当中,还有很多是负责屯田和漕运,真正每日cao练的军队并不多。江湖烟雨秀的明末:重造大顺天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