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早安!三国打工人 第175节 (第4/6页)
明白了。 他也跟着叹了口气。 叔父是个宽和而善良的人,其实政务方面也有经验。 ……但他特别不擅长处理那种复杂的局面,比起跟各路不同的人打交道,叔父更适合在房间里做学问。 ……其实说起来,这口气其实不算是为叔父而叹的。 ……大概是为那位小陆将军而叹。 因为他设身处地的想一想,如果他是小陆将军,他肯定不愿意北海放一个孔融,东莱放一个诸葛玄,然后看着全天下的名士都跑到青州来的。 第179章 虽说……诸葛亮也不清楚陆将军究竟为什么会千里迢迢,救他们回来。 这个问题在路上已经困扰了他很久。 要说叔父的才学当然也是有的,但为郡守刺史还是有些吃力的,尤其是这种乱世里的郡守。 诸葛亮年纪虽小,却已经见识过了乱世的面目。 郡守也好,刺史也罢,若无人护卫,与路边的野草没什么区别,甚至因为他们是“士人”,倒能引来更多的贼寇觊觎。 回忆起叔父与那位陆将军初见的一面,也想不出什么特别的地方,竟能以一郡之重任相托? 这位出身琅琊士族的少年又在意地看了叔父几眼。 叔父虽然三十有余,但姿容清隽,气度通雅,自从少年时失了发妻后,这些年来专心抚养他们兄弟姐妹几人,也不曾考虑过婚姻之事…… 诸葛亮脑子里跳出一个奇怪的念头,然后被这个念头吓了一跳。 虽说……虽说……叔父在政务上没那么,没那么精通,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