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三十章:成立云峰网络技术公司的最佳时机 (第6/8页)
的《申江服务导报》上,一举砸下5万多,刊登了半个彩版,当天上午10点钟,易趣服务器一下子就宕掉了,因为瞬间涌过来一万多名网民。 到了10月16日,注册用户已经达到4万人,拍卖物品达到2.2万件,网上交易额突破1千万。此后,易趣网势如破竹,一路攻城拔寨,隔年的1月11日,注册用户突破超过10万,物品总数突破10万件,网上成交金额突破7000万元。 风投自然不会对易趣的强势崛起熟视无睹,1999年11月,3家美国风投主动送来650万美元,隔年3月,路易威登又强行塞给赵亦波2050万美元,当时给易趣的估值超过2亿美元。更神奇的是,四家风投都声称不参与经营决策,“一切由赵总说了算。” 随后的2000年夏天,互联网的冬天来了。那时,西湖旁边的马文兜里的50万已经见底,看着屋里“十八罗汉”无米下炊,心情无比郁闷。南边的马花藤更加悲惨,本想出60万把“企鹅”卖掉,问了一圈却无人搭茬,小马哥天天坐在家里发呆。 一边是急速涌入的oicq人数,另一边却眼睁睁看着服务器每天宕机两三次。 显然,有大佬撑腰的赵亦波底气要硬得多,当时易趣用户已经超过300万。 但是,2000年那场互联网股灾过后,几乎所有的投资人风格一夜之间发生了180度转弯,客户规模、市场占有率不再是最重要的指标,现金流、盈利能力成了投资人最为关心的指标。估计在2000年底易趣董事会上,赵亦波被股东问得脑袋都大了。 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