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21章 正发愁种子不够呢,郑鸿基就来了 (第2/4页)
世”,就特么的靠着红薯,才撑起来的! 这玩意,种在荒坡上,丢一把草木灰,亩产就能达到万斤之多! 根本就不需要使用化肥! 当然前提是,种了两年后,需要换一季别的作物。 这叫换茬。 若是先种植了豌豆、黄豆一类的作物后,再种植红薯,亩产会更高! …… 朱由检的话,百姓们不敢反驳,他们的心底还压着疑问: 这玩意真的有那么高产吗? 皇帝会不会因为秋收时的产量不高,就断了他们的钱粮? …… 百姓们沉思着,有人止不住窃窃私语: “皇帝他老人家一月,给咱们一百斤细粮。 咱自然是舍不得吃的。 到时候,拿去卖了,换成粗粮…… 就算皇帝只让咱干四个月,也足够咱家人一年食用了。 有了这些粮食,咱闲暇时多开点荒地,明年怎么的也能渡命……” “唉!”有人低声附和: “管他皇帝的法子到底成不成,这工作能养活家人,就是好事!” …… 朱由检眉头微皱,暗自思索道: 方正化只送来了三车红薯。 这东西,就算是江浙这种海商遍地的地方,种植的都不多。 因为————江南不缺粮,红薯根本就没有需求! 这玩意,也就人多地少,又有海商的地方,才会大规模种植——比如福建、广东,耕地不足的两地,才是最需要这种高产作物的! 在这时候,福建是种植红薯的第一大省。 然而福建…… 方正化的手,伸不过去啊! 等他打通了关系运回来,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