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00章 方正化忽悠隆武帝 (第2/4页)
,也越来越重! 从洪武26年(1393年),黄册测量完毕,到弘治15年(1502年),各府在册田地总数,从850万6723顷,只剩下422万8058顷。 短短一百零九年时间,爆减整整一多半! 离谱不? 反正这在册的田地啊,就是没了…… 很稀奇,就这么“凭空”消失了! 至于现在各府田册上,还有多少土地…… 嘿嘿! 这事——刘芳亮这个老刘,应该很有话语权! 当初在武强,老刘整整诈出来400万两白银…… 嗯,也不算多,就相当于明末一年的田税收入罢了。 可是,那特么只是一个县! (业内对明亡的总结是什么?从来就没有皇帝昏庸、军事落后的说法,而是—— 天灾、人祸! 你品,你细品! 天灾么,也就是后世的厄尔尼诺现象。 这玩意说白了,就是气候变得诡异,某些地方连续灾祸,某些地方连续丰收…… 明末当时受灾的地区,主要在江北。 南方数次大丰收,米价甚至跌到了五分银子以下! 虽然江浙一带,大量田地都不再种粮,改成了经济作物,但是,南方可不单单是江南一地啊! 甚至,很多地方稻米一年两熟,甚至三熟! 可以说,南方整体是不缺粮的,若不然,米价也不会那么低。 而受灾的江北大地呢? 稻谷一度高达12两银子一石,甚至以上! 就算整体产粮有缺口,但是,从宋朝开始,华夏就学会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