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94章 向导 (第3/4页)
于是,祖先们就跟着大军,一道来此开拓商路……” 刘文炳点头。 古往今来,大军但凡出动,都少不了商贾的随行。 这些商人们会携带大军需用的货物,在卖给军队的同时,也能获取丰厚的报酬,同时,既然是大军出动,自然少不了战利品。 这些军卒不方便脱手的物资,大都又贩卖给了随军商队。 商人们和军队结下了友谊之后,往往又能获得军队势力范围内的贸易权。 可以这么说,随军商人和朝廷本身,是互利互惠的关系。 大明设置奴儿干都司的时候,是永乐大帝初年,也正是开中法执行最严格的时期。 那个时候的随军商人,是很挣钱的! 这些商贾的祖先,因此来到庙街,也就是情理之中了。 丁南来叹息一声: “当初宣德年间(宣宗朱瞻基),朝廷撤了奴儿干都司,将各地卫所的指挥权分拨辽东都司。 我们这些商贾人家,大多已经在此繁衍数代人了,老家那边早已没了亲朋故旧。 又因为这里货物充足,能够赚几个银子,就这么的留了下来……” 刘文炳明白了。 实际上大明对奴儿干都司地区的失控,是一个缓慢的过程。 奴儿干都司的存在,有一个最重要的目的——就是为了获取制造海船木材的。 遍地都是原始森林的奴儿干地区,树木早已不知生长了几百年。 在这里随便找一棵树,都能当做制造海船的材料。 单单奴儿干都司成立的第二年,大明在奴儿干地区,就制造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