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崇祯绝不上吊_第347章 根坏了,树还能直吗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347章 根坏了,树还能直吗 (第1/4页)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说法呢?

    满清两百六十余年的黑暗统治,被打断了脊梁筋的国人,极度不自信之下,什么都要找一个欧罗巴人顶着罢了!

    此所谓:万般皆下品,唯有西人高。

    平心而论,现代的民族认同感,是自清朝以来最高的。

    别看糟心事一大堆……

    很少有人知道,在民国时期,北大教授的牵头下,包括鲁迅、钱玄同等顶尖大文豪在内,提出了一个主张:要消灭汉字,若不消灭汉字,中华必亡。

    激进程度,就连胡适这个最早的慕阳派都自愧不如。

    最后还是赵元任先生,写了两篇百字文章《季姬击鸡记》、《施氏食狮史》。

    就是这两篇通篇一个读音的百字文章,汉字才保存下来。

    (赵先生最后眼见无望,选择了躺平……这一点上来讲,他是不如前者的。)

    为什么会这样?

    那么多大文豪,为什么要提出全面废黜华夏文化的主张?

    长达两百六十七年的黑暗统治(虚数268),国人早已麻木不仁。

    当清醒者的热血与牺牲,唤醒了沉睡的巨龙,放眼四看,却已经跌落在历史的深渊中。

    自卑、茫然、悲愤、无措……

    心中的痛找不到宣泄,于是,全盘否定就出来了……

    ……

    说到底,普遍性的民族认同,只与民族实力有关。

    min国时的一次次yundong,无不是刚刚看到了希望,却又再次跌落深渊,巨大的差距下,让爱国志士积压在心中的憋屈,找了一次宣泄的途径。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