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21章 文明是横向且有深度的 (第2/4页)
编撰的! 这是皇家典籍! 按照规定——不说西方人,就连朝臣,哪怕是阁辅大臣,没有圣旨都无法接触! 这是只有被封为大明文渊阁的次辅,才能接触到的宝物! 要知道,明朝辅臣以皇宫殿阁命名,首辅有中极、建极、文华、武英等殿来命名大学士。 次辅则是以东阁、文渊阁等阁命名。 (明末战争时期,为了便于文臣掌控军队,会给特派官员,先加了内阁衔头,再去主政一方。 这也造就了内阁成员庞大的现象。 需要注意的是,这些外派的官员,都是加衔,命名规则比较随意,通常哪个殿阁的名头还空着,就封出去了。 而主持朝堂大事的阁臣,命名则就严谨的多了。 首辅一定是殿,次辅、群辅就必须是阁。) 明朝时期,作为皇家典籍,《永乐大典》自然不是阿猫阿狗就可以看到的。 大明朝时期,按照规定,除了皇帝降旨外,能接触到《永乐大典》的官方人员,只有被封为“文渊阁”大学士的次辅! 别的次辅还不行! 只有这个名头的次辅,才能无诏接触永乐大典。 而清朝乾隆以前,《永乐大典》更是几乎被遗忘! 那么,在这样的背景下——西方人是如何知道《永乐大典》的内容的? 莫不是能掐会算? 来个形象的比喻: 这就好比大马哥放在保险箱里,只有专职秘书能接触到的《做空小马哥股票计划书》,忽然,小马哥说:“大马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