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崇祯绝不上吊_第522章 春江水暖鸭先知,政策得失问百姓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522章 春江水暖鸭先知,政策得失问百姓 (第2/4页)

  明岁,该是一个好收成吧!

    瑞雪兆丰年啊!

    淅淅索索的雪子落地声,击打在马车顶棚上,清晰可闻。

    ……

    “下雪啦!”

    一道娇憨的少女声,响彻在还未修建完毕的作坊前。

    抬头看去,漆黑的门匾,已经挂在了门楣上:“丁记成衣坊”。

    成衣坊的隔壁,是正在搬运榨油机械的丁记油坊。

    两座房屋的主体早已建成,现在正在装门窗。

    两座相邻的作坊内,遍地都是木头渣滓碎屑。

    ……

    京师的新潮流,店铺大都会装上宽阔的大窗户,还要安上了玻璃。

    当出身这个世上潮流之都苏州府的五怪到来后,得益于皇帝的指点,玻璃已经被玩出了花来。

    不但能够碾压宽阔的大平面玻璃,甚至就连回火钢化、吹制各种奇形怪状的器皿、制造各种曲面玻璃……

    都出现在引领世界五千年风潮的华夏大地上。

    甚至,一人高的大镜子,已经成为了“汉江商号”的最新主打产品。

    哦!

    此时叫做“郑氏商号”!

    每一个新潮流的到来,最先随之变动的就是商人们。

    当大量玻璃制品开始出现,最先使用的就是商铺。

    今日的汉都,哪间店铺还使用老掉牙的油纸糊窗,那是要被客人嗤之以鼻的。

    玻璃又不贵,为啥不用透光度更好的玻璃窗呢!

    大皇帝陛下,对咱们汉都商号有补贴,原价一枚银元一尺见方的玻璃,咱们汉都商人只需要三百枚铜钱就可以了!

    皇帝陛下,给咱们补贴七成呢!

    在政策的刺激下,一间间商铺,重新制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