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崇祯绝不上吊_第422章 平地高楼万丈起,枝繁根深却弱鸡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22章 平地高楼万丈起,枝繁根深却弱鸡 (第2/4页)

 若是现在,基于认知的圆已经足够大,我们能知道西方的本质。

    但是,在封建时代,讲究君臣这一套的时人,他们不知道啊!

    得到了圣教“太子”利玛窦,亲口许诺“三柱石”高位后,徐光启、李之藻和杨廷筠等人,还能不尽心尽力完成“自家”事业啊!

    现今有记录的最早翻译华夏典籍为拉丁文的传教士,名叫利玛窦。

    他为何处心积虑要翻译华夏典籍呢?

    还给用拉丁文注了音!

    总有人说利玛窦将先进的西方技术,带到了大明,却不知利玛窦传入大明的只有《天主实义》、《天主教要》、《二十五言》、《主的祈祷》、《圣母赞歌》、《教理问答书》。

    只有这几本是他独立完成的。

    反倒是言之凿凿传入大明的科技书,竟然都要汉人帮忙合作,才能编撰出来。

    却不知这散播科技,究竟是西学东传,还是东学西偷呢?

    ……

    好吧,这都是猜测!

    但是,按照阴谋论来推断——谁是最大利益即得者,谁就有最大的嫌疑!

    在刑侦上,这是破案的准则。

    那么,谁是利益即得者呢?

    最后的结果就是——大明官方一改往日态度,准许利玛窦等人传教,还准许西人深入内陆各个县城传教。

    禁令消失了,国境开放了……

    传教士可以在士绅的帮助下,翻译华夏典籍了……

    利玛窦的成果有多大?

    单单一个北京城,有名字记录在册的,截止1605年,就有200余人信奉了西方教!

    (此时,距离利玛窦来到华夏,仅仅只有23年时间。)

    这些人,几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