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83章 作死啊 (第2/4页)
说的就是徽人生存环境的恶劣。 因为耕地稀少,徽人男丁生下来之后,丢在私塾里学几年,若是不能考文,就会被家长塞了一个被窝卷,丢出门外,任其自生自灭。 这样的氛围下,徽人最出名的就只有两件事——读书做官,经商赚钱。 自宋朝开始,大量的人口因为躲避战祸,迁往徽州地界。 徽人人口爆炸的同时,这种生存习性更进一步的被放大了。 明清两朝,徽州是出了名的文教之乡,也是出了名的商贾之乡。 任何一个地方的风俗形成,都是有着客观环境的。 徽州艰难的生存环境,使得徽人养成了团结而排外的习性。 官场上,徽人彼此内斗,争权夺利的同时,又联合起来,拧成一股绳,为徽人提供着便利。zWWx.org 商场上,徽人更是彼此吞并,尽力将自家的生意做得更大,同时,又会扶持同乡商人。 巨量新商贾的涌入,又使得徽商遍布天下。 有一个不太准确的数据,明中叶以后,徽商数量,占据了天下三成之多,在典当、木材等类,更是一度超过了半数! 有钱、有权,又有无尽生力军。 官商相互,官商扶持的徽人,在明中之后,成为了最特殊的一个群体。 …… 朱由检确立新都之后,嗅觉敏锐的徽商,就看到了机遇。 张小泉商号,更是最早一批进入新都的徽商之一。 然而,当朱由检密令下达之后,被刁难的无法生存的张大隆掌柜,当即就将这一情况汇报到了本号内。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