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崇祯绝不上吊_第489章 上三眼铳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89章 上三眼铳 (第2/4页)

    不适用啊!

    这可不是鞑子刚刚反叛的时候了!

    那时,鞑子才几个人,几杆枪啊……

    征服了科尔沁部后,不缺马的鞑子,早已鸟枪换炮。

    这时候,墨守成规才是最可怕的……

    没看到,马岱所部人手四柄燧发枪,都要下马作战!

    他为什么不骑在马上打?

    稍微动点脑子就知道——打个屁啊!

    风一吹,引发池内的火药就没了……

    ……

    在火帽出现之前,为什么骑兵是战争之王?

    就是因为没有克制它的进攻性武器。

    (战壕、铁蒺藜、绊马索、据马、城墙……都是防御性的。)

    而为什么等到火帽成熟之后,骑兵就逐渐退出了主导地位呢?

    因为火帽枪——已经不需要裸露在外的引发池了!

    克制骑兵的进攻性武器,出现了……

    ……

    试想一下,骑在马上,手持火枪进攻,会是什么场景?

    刚刚倒在引发池的火药,被风吹走了,被颠簸的洒出来了……

    怎么打?

    火枪对骑兵,兵力相差不大的情况下,在没有阻拦骑兵器械的时候,真不如一根烧火棍好使呢!

    而火门武器呢?

    这玩意说白了,就是一根管子,尾部一个洞。

    三眼铳就是三个这样的枪管,焊了一根手持的握把。

    燃放时,用烧红的铁钎,捅进去点燃火药。

    明白了原理,就知道为什么三眼铳在明末辽东军中的装备率,会这么高了!

    鞑子几乎是人人骑马,就连步兵,也是骑马接近敌人后下马作战。

    这样一来,装备了三眼铳的明军,就可以短时间内骑马作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