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709章 将兴王业 (第2/7页)
“那便是李瑕吗?不愧有胆大包天之称,孤身置于两千蒙古人当中,竟还在那摆威风。” “要降服蒙古人不容易的” 细碎的低语声起,跟在李曾伯身后的几名官员犹在偷偷嘀咕,被李曾伯转头瞥了一眼,连忙止住话头。 看着李曾伯毫不犹豫走向李瑕,诸官员都只好跟上。 下了船,前方李瑕已翻身下马迎上前来,披甲佩剑、身姿威武,给人以威慑之感。 “可斋公一路辛苦,晚辈特来相迎。” “平陵郡王多礼了,担不得” 有官员暗道这是下马威,但目光看去,却见李瑕与李曾伯相谈甚欢,又不像是有敌意,不由奇怪。 更奇怪的是,李瑕亲手挽扶着李曾伯,当先行路,竟不是走向汉中城,而是一路往城北军营。 这显然于礼不合。 一般而言,这种接待官员的时候,该是设宴洗尘才是。 总不会是要杀朝廷官员马上造反吧? 难免又让人担心 “久闻可斋公大名,晚辈初尉庆符时,长宁军易士英将军便多次提及可斋公,回护之恩,感激不荆” 李瑕说的不是虚言。 早在兴昌六年,李曾伯举荐蒲择之任蜀之后曾回护过李瑕。 当时,李瑕投靠丁大全,坏了名声。李曾伯传信于蒲择之、易士英,提及刘整之事作为比方,认为朝廷当用人不疑。 遂有了易士英和李瑕在巡司城关上的一场长谈,之后兀良合台入蜀时,长宁军还支援过庆符,蒲择之后来信用李瑕也与此有关。 李曾伯当时根本不认识李瑕,不过是抱着为社稷保存人才之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