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645章 家与书 (第4/6页)
,川蜀承担不住这样的战事 这边闲适了半日,便有消息传来,说是史俊已派人报捷。李瑕便知道,在汉中待不了太久了。 “对了,明月帮我写封招降信吧?” “怎样的招降信?” “遇到了一个敌手,这次打算学学他的做法,打仗前先遣使占据道义。” 高明月有些懒洋洋的,问道:“叫安安来帮你写好不好?她词藻很好。” “我打算在十余日后,遣俘虏走陈仓道,将这封招降信递给廉希宪。目的有几个,一是,让他知道刘元礼被全歼了,且以为我正在汉中,到时我正好从天水出兵,打他个措手不及;二是,让关中官员、士绅明白,我王师入关中,不愿让战火波及百姓,奈何廉希宪不降;三是让北面官员怀疑廉希宪与我有交情,算是离间” 唐安安在厅上铺开笔墨,执着毛笔,认真听李瑕说着,问道:“郎君并不想真招降他吗?” “想,但我说得天花乱坠,他也不会降的,故而只能达到这几个目的。” “好。”唐安安又问道:“是以郎君的名义,还是以宋廷名义招降他?” 李瑕道:“我没让吴潜、陆秀夫这样的大才子帮忙写。” “明白了。” “当然,也不要说得太明显,以免廉希宪反过头来陷害我。” “好。” “我来说,你帮我拟,化作厉害些的文辞。至于开头的称谓,你帮我拟吧。” 李瑕说着,踱了几步,沉吟着说起来。 “廉希宪,你出身回鹘,改汉姓,学儒学,才名播于北地,治理关中也可称得上关心百姓疾苦,又施谋用略,败浑都海大军,实有开国重臣的能耐,想必也是心怀大志” 唐安安柳眉微蹙,下笔飞快。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