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关于陇西之战 (第3/4页)
那足够说明如果没有李瑕的参与,浑都海就必败无疑了。 …… 这是将领,再说说兵员实力。 史书上没说合丹具体带了多少人来支援,只有“西师可军便地”“良臣尽起二十四州之兵”。 再加上本书中忽必烈局势严峻,所以我写主力是汉军。 巩昌军、关中军,守土之战。 而,浑都海手中的主力有两方面,一个是驻守六盘山的守军,一个是蒙哥南征的败兵。 六盘山守军,应该是多年不打仗,给成吉思汗守祭的。 值得一提的是,这部分南征败兵,在本书中几乎是亲眼看到蒙哥死于战场的。 这是士气。 辎重方面应该更不用多说了。 同时,参考了忽必烈与阿里不哥的大战,我认为汉军是有实力打败浑都海的。 更具体的关于汉军、蒙军具体战力分析,后面的章节应该会说到,这里就不再多说了。 ~~ 说说战况。 历史上,浑都海是不敢进陇西、关中。 我认为他应该也知道自己打不过,是打算回哈拉和林。 但被廉希宪料到了,西军追击,在耀碑谷“全歼”了他。 耀碑谷这个地方,在河西走廊,总之是北边很远。 本书中,决战地点在临桃,李瑕把浑都海骗下来了。 为什么在临桃? 临桃就在巩昌北面一点,浑都海想着,如果李瑕只攻打巩昌,也能引起汪家兵的崩溃,所以主攻这里。 地理上,临桃与街亭隘口几乎是平行。 有个逻辑是,浑都海知道自己打不过,因为有李瑕的奇兵,他才敢来的。 现在李瑕不来了,还杀了刘太平。 在这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