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重归黄金年代 第275节 (第1/11页)
这三地都是大城市,其中沪海的人口就达到了六百多万,燕京的人口比沪海稍少些,目前为五百五十万。但如果加上离燕京不远的津门,那么两者相加人口数量要近千万了。 山城的人口系数在全国仅排在沪海、燕京、津门三地之后位于第四,人口在二百六十万左右,如加上周边地区的人口系数,总人口在四百万左右。 宋援朝之前之所以会选择燕京、沪海和山城这三地设厂,除去地理位置外,更重要的也是考虑到城市人口系数。 以点带面,通过三地的设厂进行产品推广和市场覆盖,这是司特公司第一步要做到的。 当然从长远的来看这只是第一步而已,随着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人们对快速消费品的需求也大超以前,目前的设厂只是一个开始,未来司特公司不仅会逐步扩大三地分厂的产量,同时也会考虑在三地分厂的周边地区再开设新厂,以满足需求。 仔细听完了宋援朝的讲解,小邵笑了起来:“这么说接下来你们还要继续设厂?” “这是当然的。”宋援朝点头道:“其他的不说就拿目前沪海的工厂来说吧,沪海工厂的饮料流水线现在只有两条,正式生产后产量大致和原本一分厂的产量相当。” “当初一分厂的产量供应整个金陵只能算是勉强,可沪海是什么城市?这可是全国第一的大型城市,消费力和人口基数根本不是金陵可比的,仅从这点来说沪海工厂目前的规划远满足不了后期的需求。” “不过话又说回来,一口气吃不成胖子,每个地区都有每个地区的特殊性,做企业要的是稳扎稳打而不是急功近利。无论从整体计划还是企业自身的承受力来看,现在的分厂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