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重归黄金年代 第361节 (第5/10页)
,和城市的非农户口不一样,他们并没有什么保障。所以征地这一关对于农民来说是很抗拒的,目前新厂的建设就碰到这样的问题,进展不是很顺利。 虽然司特在征地过程中按政策给予了补偿,但真正能落到被征地的农民手里的补偿并不多。而且新厂建成后,需要大量的工人,这些人力资源问题一直是司特所困扰的。 虽然公司宣布对司特下属的中专、技校提前几个月进入实习阶段,以弥补人力的不足,可就算这样按照计划的分厂配置还是不够。 对外招聘,这个更是杯水车薪,司特是合资企业,现在的人们还是很注重铁饭碗的,情愿去一家普通的国有单位,也不想来合资企业,哪怕后者工资福利更好。 老汤觉得可以和地方政府商议一下,直接把征地补偿进行调整,一部分补偿作为吸引失地农民进入企业工作的条件,以缓解人力方面的压力。 当然考虑到农民的文化程度不高,有些年纪大的农民也不适合进入企业,在这方面可以做一定的限制,比如必须小学文化水平,年龄在四十岁以下,没有犯罪记录等等要求。 老汤提出的问题和想法让宋援朝表示认同,眼下的确如此,人力的缺乏一直是困扰司特的重要问题,而且司特目前又在高速发展之中,作为快速消费品企业,目前这个问题已经直接制约到了企业发展。 不过宋援朝也清楚,这个问题要解决目前不太可能,因为大家的思想还没彻底扭转过来,国企的大锅饭也没打破,在这种情况下也是很正常的。 等过上几年就好了,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大锅饭被打破后,人才流动就成了可能。此外还有教育方面的发展因素,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