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重归黄金年代 第231节 (第5/10页)
合并那么我们在传统饮料上的产量就足够满足整个金陵市场了,这对我们来说不好么?” “再说,有姜友兴这样的厂长在,我觉得优民厂恐怕也好不了了,一个连市场都不了解,做事如此瞻前顾后还不会用人,性格上又斤斤计较的厂长能搞好企业?反正我是不信的。” “与其优民厂在他手上折腾完,倒不如想办法把这家厂子接过来,这对于我们一分厂,对于优民厂,包括两家厂子的职工干部都不是坏事,你说呢?” 宋援朝怎么都没想到孙耀良居然会有这样的想法,这个想法实在是大胆。 他更想不到,孙耀良的想法和郑国元的想法不谋而合,两人全都盯上了优民厂,意图借着这次机会直接把优民厂揽于其下。 从经济角度来看,他们的思路没有任何问题,而在未来的十多年里,也就是国际饮料巨头大肆进入国内市场的时候,这些饮料巨头为了迅速占领国内市场,扩大产量,同样采取了大幅度大范围兼并地方企业的模式。 一家工厂从筹备到建立再到投产,这需要很长的时期,哪怕是一家普普通通的饮料厂同样也是如此。 可直接收购(兼并)同行企业就不一样了,因为厂房、设施、员工全都是现成的,拿来就可以使用,从而大大缩短了投产的时间,而且还能借着收购(兼并)的手段直接把对方的产品品牌包括市场全部归为己有。 这样的快速发展模式在国际上是非常常见的,而在我国国内未来的近二十年里也将面临这样的冲击。 孙耀良从经济角度来看问题理论上没错,可他恰恰忘记了两个个重要问题,那就是现有政策的问题和企业体制问题。 前者是目前政策并没有允许企业兼并的土壤,企业收购(兼并)在外资大肆进入后也是采取的所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