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59节 (第3/6页)
是我们常家因世子之前未肯替我阿兄做‘伪证’之事,而心有怨怼,记恨疏远世子——对吗?” 此前作证之事,李录虽未否认当日曾与她阿兄单独说过话,只又坚称“分开之后不知常郎君去了何处,因此不敢断言作保”,此言可谓进退两宜,哪怕此时她阿兄冤名得洗,也不会有人觉得这位荣王世子当日所言哪里不对。 反而“实话实说”,不因“私情”而存包庇之心,更显坦荡正直君子之气。 这样一位病弱君子,事后屡屡亲自登门探望,常家却始终避而不见,未免太小家子气了不是吗? 所以,她怎能不见呢。 李录:“既是赔礼道歉,若如此轻易便退却,诚意何在?” 常岁宁坐了下去:“世子的‘诚意’总是叫人无法拒绝。” 此人目的性极强,从不会顾及他人所谓意愿,看似温润无害,实则绵里藏针,做起勉强胁迫他人之事,可谓顺手拈来。 从芙蓉花宴求娶,到以阿兄之事相迫,再小到当下登门相见之举,皆是如此。 “可常娘子拒绝了,且不止一次。”李录也坐下去,语气似有些落寞:“花宴求娶,再有那两日之约,常娘子都拒绝在下了,不是吗?” 换而言之,他在这个女孩子面前,一直都在受挫。 常岁宁:“然世子百挠不屈——” 青年看向她,笑了笑,诚然道:“因为常娘子值得。” 这是实话。 原先,他的确是想借这个女孩子来争取她身后的常阔父子,但两次“被拒”,虽使他受挫,却也令他惊喜——这个女孩子,很值得他争取到底。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