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40四海扬帆_第35章 琼海壁垒的总设计师,何良焘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5章 琼海壁垒的总设计师,何良焘 (第2/6页)

 曾文德指着眼前大变样的临高县城墙,“和我们一样,在城墙四角增筑正敌台,在城墙居中增筑匾敌台,各城门处增筑独敌台。”

    正敌台即城墙四角的实心大锐角堡,有台鼻、台颐、台眉、台眼、台吭,所有设施一应俱全,台眼即棱堡底端向内收的部分,又形成一处小锐角。

    匾敌台即城墙上增筑的小型锐角堡,从原先的马面堡修改而来。独敌台即护卫城门的半月堡。

    崇祯九年,雄县被建虏攻克,当地群众逃进白洋淀,倒是没受到太多的生命损失。建虏撤军后,乡绅马维诚主持重建雄县要塞,到完工时雄县拥有10座锐角铳台,是大陆唯一一座完整的大棱堡。自棱堡筑成后,雄县再未遭遇兵火。

    以守序看来,中国棱堡工程的起源,何良焘与韩云等人所学应当也是意大利军事工程师Jaco.Fusto.castriotto所著,1564年出版的《DellaFortificationedellecitta》{即《论城市设防》}。castriotto曾担任过法国国王的城防工程总监,是棱堡建筑领域的权威人物。

    临高堡倒没有完全照搬意大利要塞式样,结合本地情况有了些改良。为节约土方,各锐角堡、半月堡高度均不及城墙,比城墙低了1米多。有了城门处的城楼,临高棱堡也省略掉了塔楼一项。

    “按何先生所说,铳台与城墙最好等高,但琼海壁垒工程浩繁,建虏进军速度太快,何先生便将锐角铳台高度降低了一些,以求早日完工。”

    能结合国情适时改良,节约人力和经费,对棱堡防御力却没有太大影响。这位何先生是高手啊,守序对他愈发感兴趣起来。

    曾文德继续向介绍何良焘的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