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31章 收割 (第7/7页)
。守序放弃空荡荡的马尾港,将计划带走的人口安置到江南长乐县。台北营和部分明军撤回长乐太平港,剩下近三千人依托南台港,在福州南面筑垒。 攻城准备期间,指挥部用木板和沙土制作了福州城的沙盘。 经过明代数次增筑,福州城墙全长有近20里,高9米。因为海防的关系,城池防御设施齐全。敌楼有63座,城门均有城楼和瓮城。 北面城墙依托屏山而建,山势加上三层高的镇海楼俯瞰全城,如今镇海楼上的石炉在熊熊燃烧,用冲天而起的烽烟向邻近府县告急。北城墙山势险峻,就不要想从那边攻城了。 西门红塘港有一座水关,闽江上的小型内河船可以从这座水关将物资送进城内。 东城墙无甚特殊之处。 南门是南台港正对的方向,这里有运河将护城河与闽江联系起来,但运河水比较浅,只有在涨潮时小船才能进入护城河。瓮城、大小城楼、东西两翼楼共同组成了福州城墙面向南方的要塞,这里是敌军守御力量最强之处。 南台港有现成的基础设施,即便敌军在此的防御力量最强,南方也是守序最好的选择。 陆军开始构筑炮兵阵地。 福州绿营大败的消息像长了翅膀一样在闽北大地上快速传播,涌动的暗流从地下喷薄而出,起义军的力量越来越强。 福宁州福安县位于内地,依旧安然无恙。隆武朝大学士刘中藻没有像其他人一样投降,他在福建沦陷后回到家乡福安县隐居,暗中积蓄力量。 守序去年底在福宁州城和宁德县打垮了本地守军,新任福宁兵备道潘映娄又被堵在福州府,福宁州境内防御十分薄弱。 刘中藻起兵,轻易夺下县城。人生一场康波的1640四海扬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