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40四海扬帆_第16章 佛山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6章 佛山 (第3/6页)

潘涌,这是从北面汾水深入镇中的支流。

    守序铺开地图,官窑涌在明朝逐渐淤塞,大船难以通过。佛山涌是佛山最主要的出海通道。佛山本地不产铁,全靠从广东各地输送来的铁料。镇内水道纵横,外地铁料可以直接运到各处冶铁作坊,物流成本降到最低。

    佛山每年铁商税有5814两,每万斤铁课税3两,倒算出佛山每年出产接近2000万斤铁器,约1万吨熟铁。这仅是官面数字,实际产量比1万吨还要多。佛山镇内有数万铁匠和陶瓷匠人,对联邦来说,佛山的价值甚至比广州还要大。

    佛山经济由民间的行业协会控制。明朝民营经济发展很快,而中国历代民营经济和商业莫不依赖皇权和官绅。明朝中期以后,佛山接连涌现出科举鼎甲人物和权倾朝野的名宦大吏,形成一个以乡籍为基础的官僚集团。他们整合宗族组织,制订族规。在佛山形成一股强大的社会势力。

    联邦以前在佛山买东西,少不了与协会大佬,本地豪绅打交道。可想而知,这种交往有时会颇为费力。现在佛山敞开摆在守序面前,就像"chiluo"的少女,任君采撷。

    佛山面积很大,虽号称佛山堡,却没有防御的城墙。仅在镇北有一座五斗口巡检司城。

    守序率500海南明军,2500水手乘船开抵佛山镇外,战船舢板迅速封锁全镇。

    拜发达的水运所赐,军队入侵佛山太简单了。

    明军携佛朗机登陆,驱逐巡检司的民兵,接管防务。水手划着舢板,陆续占领镇中各要口。

    声音洪亮的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