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大宋_风雨大宋 第156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风雨大宋 第156节 (第6/13页)

前来,这是以后要在这里做事的,不似相州的人过些日子就走。等到他们到了,我们一起,仔细搞清楚采煤烧炭冶铁的诸般事宜。如果也能写成册子,是大家功劳,官人必有重赏。”

    罗锋点头称是。他是被家里人赶出来的,一心要做出名堂来,回家扬眉吐气。进了营田务后,做事学习极是用功,人又仔细,已经成了陶十七的左膀右臂。

    杜中宵编的三本册子,给了罗锋不一样的思路,为他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原来世间还有这样的学问,还可以这样做学问。他小时虽然读书认字,但后来家境中落,没有了学习的环境,不通经史。这辈子再读书考进士是不大可能了,学些别的知识,做到衣食无忧未尝不是一条出路。

    今天相州匠人的表现,让他暗下决心,多多用功,精研采矿冶铁的知识。如果这里真是大矿,以后做得大了,自己成为其中翘楚,未来也是个前程。

    第53章 推而广之

    看着堆成山的柳条箱子,苏颂道:“这三年来,留在永城的那台机器我用心良多,然而并没有多大的收获。现在烧同样的煤,力气比以前大了两三倍,然而无论用什么办法,还是这样的庞然大物。这种东西只用能在船上,若是用来制车,什么路都压坏了。”

    从杜中宵制第一个蒸汽机的模型,到现在已经十年了。不但是杜中宵、苏颂和韩绛等人,还有其他一些对机器感兴趣的文人,更有许多能干巧匠,加入到对机器的改进中。

    这个时代的人,其实还是有很多对这些有兴趣,愿意投身其中的。不过技术很少跟工农业相关,更多的是用在天文仪器这些高大上的项目中。天文仪器更加精密,而且不惜工本,很多机械机构被发明出来。

    不过十年时间,蒸汽机的发展遇到了瓶颈。一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