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李元芳开始_第四百一十六章 丘神绩:一个都别想走!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百一十六章 丘神绩:一个都别想走! (第3/6页)

起,一步步升官,傲气十足。

    在李昭德眼中,朝堂基本分两种人:

    家世好,能力不够的,那是浪荡闲人,纨绔子。

    能力好,家世不够的,那就是田舍翁,乡巴佬。

    最后家世又好,能力又够的,比之他如何?

    反正满朝臣子李昭德都不太看得顺眼,偏偏工作能力极强,没几个人敢跟他作对,才有评价“刚愎有余,恭宽不足,非谋身之道”。

    历史上这位堪称武周一朝最刚烈的宰相,武承嗣让门客在民间造势,立自己为太子,他二话不说将门客在大庭广众下杖毙,然后向武则天提出“自古有侄为天子而为姑立庙乎”的劝诫,这是在狄仁杰之前的,武承嗣大恨,想要诬告,武则天的回答则是李昭德能“代我劳苦,非汝所及也”。

    武则天驭下一直十分理智,哪些人有用,哪些人无能,都一清二楚,所以她那样折腾,国家虽然动荡,百姓虽然过得很苦,却又因为重用了一批能臣为其兜底,能让百姓不至于完全活不下去,群臣不至于完全接受不了,在危险的边缘反复试探,通过不断降低别人的底线,来扩大自身的权势。

    当然,武则天的刻薄寡恩比起李治更甚,李昭德以为自己能力强,神皇就会一直用他,结果朝局彻底稳定,他变得可有可无后,就被卸磨杀驴,与来俊臣几乎同时问斩,结束了酷吏时代,然后狄仁杰复相,君臣之间维持起了更加默契的平衡。

    对于君来说,天下人才济济,任其选拔,自然没有不可替代的臣子,李昭德历史上没懂,如今年纪更轻,锋芒更盛,开口就是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