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四十六章 铁矿石 (第3/5页)
在百万吨左右。 长江沿线地区钢铁企业众多,有宝钢、上钢、梅钢、马钢、武钢及其它地方钢铁企业,钢铁产量约占全国的三成,区内铁矿资源十分紧缺,是全国自产矿保证程度最低的地区,因此也是外贸进口矿石量最大的地区。该地区外贸进口铁矿石占全国的一半以上。 由于大部分钢铁企业沿江建设的特点以及江海航道条件的差异,长江沿线钢厂所需铁矿石大部分在宁波北仑港中转。 八十年代初,为配合上海宝钢建设,宁波港北仑港区新建了我国第一座十万吨级铁矿石专业化码头及配套的转运设施。这一时期的中国进口矿规模不大,仅为几百万吨。九十年代以后,随着中国钢铁工业的飞速发展,铁矿石外贸进口不断增加。由于缺乏大型接卸码头,很多港口利用三到五万吨级散杂货泊位接卸矿石。大量外贸进口矿只能采用五万吨级以下的船舶直接到港,在北方地区尤为普遍。不仅码头装卸效率低,运输成本也很高,给腹地钢厂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想到多年之后,因为铁矿石的事情,国内的钢铁企业们被弄得求生不得求死不能的惨状,范无病觉得自己现在应该做点儿事情,至少日本人对于澳大利亚和巴西铁矿石的参股还没有大规模地展开,而巴西铁矿石行业的私有化也还没有大规模地展开,现在如果能够插手这三大铁矿石生产和出口公司,控制一定的股权,对于自己以后的发展固然很有好处,就是对于国内的其他钢企,也是有救助之恩的。 但是如果真的要收购像力拓或者必和必拓以及淡水河谷这样的超级大公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