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运六零末_分卷阅读138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38 (第3/4页)

 村里送孩子上学的运动风风火火地搞起来。

    让孩子们上学是好事,但是实施起来却遇到很多问题。村干部和学校老师、再加上家长共同解决难题。

    比如书本不够,谢怀谦跑到县城的废品收购站、新华书店、甚至是省城等地给孩子们淘换课本。最后,半新的、旧的弄来好歹一批,还是不够用。

    不够也没法子,只能两人看一本。好在很多学生是亲兄弟姐妹,两人看一本也没问题。

    还有课桌和板凳也缺不少。学生去学校上学必须用长条型的桌子,用方桌太占地方,教室根本就放不开。

    这长条桌也不是家家户户都有的。为此,村里特意安排木匠和帮手紧急制做一批。暂时没有书桌的,就先跟其他学生挤挤,等书桌做好,老师再重新安排座位。

    幸好村里不缺木头,简单的长条桌子也好做,就一个桌面四条腿,没有书洞的那种,加上帮忙的人多,几天就做成了一批送到学校。

    一下子招收了全村的孩子,起码一年级的教室不够用,必须再安排一个教室。而且,有些孩子年龄大了,不能跟六七岁的孩子一起读小学。

    这样大点的孩子在年龄上不占光,明明都到快娶媳妇、嫁人的年龄了,竟然又去学校上学,大点的孩子反而更不适应。有的窃喜有读书的机会,有的觉得年龄大了,却跟弟弟meimei一个班级很是羞耻。

    于是,谢怀谦跟学校老师商量过后,把超过十岁的孩子安排一个在大班级上课,而且要给他们加快教程,让他们在有限的时间里,学习更多的文化知识,最好能早点学完小学课程,去上初中。

    教室不够,就在村委的大仓库里上课。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