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61节 (第4/5页)
复价值,至于地方上,除非大明皇家银行遍地开花。” “微臣估摸着,想将宝钞普及到大明的每一个角落,再辐射到周边国家,怎么着也需要十年打底吧。” 果然,陈堪的话音一落,朱棣脸上的笑容瞬间就垮了下来。 他气急败坏的看着陈堪:“十年,怎么会要这么久呢?” 陈堪无奈的叹了口气,解释道:“陛下,我大明幅员万里,东至东海,南至南洋,西至高原,北抵草原,这么大土地上,生活着六千万百姓。 光是将银行开到每一个有人的地方,便非是一日之功。 更不要说我大明如今的道路情况,想要将宝钞和金银运送到每一个有人的地方就是一个巨大的难题。 更何况,臣推行的新式宝钞,还没有在百姓之中竖立起信用。 十年时间,已经是太祖先皇帝已经发行宝钞为咱们这一代人打好根基的情况下,不然臣一定会告诉您至少二十年打底。” 听完陈堪的话,朱棣脸上露出一抹颓然之色。 这些事情,他这个帝王又何尝不明白。 大明太大了,一个普通人想要从大明的最东边走到最西边,至少也是一年时间打底。 而大明复杂的国情,更是让宝钞的普及难上加难。 很多地方还在使用以物易物这种最原始的交易方式,连金银交易的程度都还没有达到,更遑论去这样的地方推行一张纸。 陈堪正是了解了这些事情,才会决定先从南京开始竖立宝钞的信用货币体系。 宝钞这种东西,在没有电子设备辅助的情况下,想要迅速推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