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83节 (第2/5页)
出,顿时惹得一些老臣们议论纷纷。 尤其是他们根本都没有听说过这个改土归流之策。 身为文官之首的方孝孺闻言,亦是赶忙起身拱手道:“陛下,臣以为不妥,西南之地的改土归流之策不过施行数月。 虽说西平侯进言已经起了奇效,但效果到底如何,臣等并不知晓,就算要论功行赏,亦当派出钦差查探一番,而不是听信西平侯一面之词。” 虽然献策的是自己的学生,但在方孝孺看来,封爵之事确实封赏过重了。 尤其是自太祖废除了五等爵之中的子爵与男爵,将公侯伯三等爵位列为超一品之后,大明的爵位便超然众臣之上。 一扫唐宋时期爵位泛滥之态。 以茹瑺举例,朱棣登基之时行劝进之事,真要论起来,这可是实打实的从龙之功,最后也就是捞了个忠诚伯的虚爵。 靖难三年多时间,追随朱棣打天下的功臣何其之多,而朱棣登基之后,总共也就只封了两位公爵,十三位侯爵,十一位伯爵。 由此可见,大明对于爵位之吝。 而现在茹瑺一开口,就要再多封一位爵爷出来,大臣们当然不干。 有了方孝孺打样,都察院的御史们顿时跳出来义愤填膺道:“陛下,臣附议方大人所言,改土归流之策并不为臣等所知,如今光凭西平侯一家之言便要封赏一个爵位出去,臣等认为殊为不妥。” 都察院的御史们想法很简单,不管这个改土归流之策到底是谁提出来的,先反对就是了。 先不说那政策在云南到底起了什么作用,就说爵位,那是国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