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零八集 临朐市场 (第3/4页)
为四大名砚之一。 在山东临朐,出产一种石头,石中多红丝,被称为红丝石。 这种石头非常适合制砚,制成的砚称为红丝砚,是中国传统名砚。 红丝砚唐宋时即负盛誉,文人墨客十分推崇,柳公权、欧阳修、唐彦猷、苏易简等均甚重此砚。 在山东青州邵庄镇的黑山顶峰石洞中和临朐冶源镇老崖崮村的壮山周围,都有红丝石出产。 黑山和壮山两地直线距离约20千米,两地所产之石色泽质地极为相似,系同出一脉。 黑山因石源枯竭,藏量甚少,现在红丝石多为壮山一带所产。 因古代临朐隶属青州府,故以往统称为青州红丝石。 红丝石砚之所以称为红丝砚,是因为石中见红丝多者达十多层,或紫地,或橘黄地,华丽和谐,十分悦人眼目。 红丝砚不但美轮美奂,且质地优良,研墨液如油,蓄墨色似漆,匣藏不干涩,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红丝砚内蕴天然的纹埋和色彩,千姿百态,独具特色,或似山水云雾,或如阳光月晕,或类人物兽禽,有的像裂而不断的冰痕,有的则是旋转不绝但又层次分明的丝纹。 其色泽品种也是多种多样,有紫红地中灰黄丝纹、黄丝纹、红丝纹等。 红丝石的形成原因是受沉积环境不断变化的影响,其沉淀物发生频繁交替,然后在一定地质条件下而形成,属泥质灰岩。 砚的发墨快慢主要取决于砚石中所含的成分,红丝石中既含有质硬锋利的二氧化硅,又含有质细润泽的钙、镁等物质,所以红丝砚发墨既快又细腻且润笔护毫。 七十年代,在临朐老崖崮新坑发现紫红地黄刷丝纹砚石,质坚不顽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