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三百五十集 奇石成因 (第4/4页)
或因其珍贵的质地,而被人喜爱。 从地壳岩体的一部分,到市场和厅堂中独立成块的石头,奇石的形成过程主要有:剥离和风化,流水搬运磨蚀,流水冲蚀和地下水溶蚀,风沙吹蚀,人工切磨,还有很少量的其他特殊成因。 剥离和风化: 地壳中形成的岩石,具有特定结构构造和矿物成分,从而构成某种画面或图案和显示为某些特定的颜色,或具有让人喜爱的质地。 被剥离母岩的岩块中的某些成分显现出具有一定的画面和图案、具有好的石质,从而具有观赏性,这是大部分奇石(造型石除外)被欣赏的品性。 如果岩块被剥离母岩后经历的时间比较长,则会因为地表的风化作用(主要是物理风化),使其棱角有所消蚀。 但因为没有经历过流水搬运、流水冲蚀和地下水的溶蚀,所以石头的外形往往比较简单愚钝。 大家所说的“山石”中就包括这种只经历过剥离和风化形成的石头,如某些泰山石。 流水搬运磨蚀:岩石在搬运过程中被磨圆,形成卵石,如长江画面卵石;流水冲蚀和地下水溶蚀:各种石质的岩石都可能被流水冲蚀(机械作用),从较软的石灰岩到极硬的花岗岩,如三峡的水冲花岗岩;而被溶蚀(化学过程)的岩石则主要是石灰岩,如太湖石。 因为冲蚀和溶蚀作用是一种原地作用,不同于搬运过程中的磨蚀,所以往往形成千变万化的岩石形态。 水蚀作用,不但塑造岩石的形态,在某些环境中,还会在岩石表面形成侵蚀氧化层。 这种侵蚀氧化层具有不同于岩石内部的颜色甚至花纹,例如所谓的石皮。逍遥听江的石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