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 390 章 芦园 (第10/16页)
了披风给萧暥披上,又冷着脸一声不吭把马鞭扔给了容绪,算是回应。 才一下车,几个孩子就哗得簇拥上来,好奇地打量着萧暥。 那个汲水的少年一边让孩子们不要失礼挡道,一边勤快地接过容绪手中的马鞭,“阿爷,今天有客来,我去准备茶水。” 容绪点头。那少年悄悄看了眼萧暥,便快步走开了。 萧暥看着那少年清瘦的背影:目光敏锐,脚步轻快,走路带风,倒是个习武从军的好苗子。 他这一念未过,一张红黑的小圆脸从他身后探出,一个童音脆生生问,“贵人锦绣风流,不知从何方来?” 容绪俯下身,忍俊不禁道:“这是大梁城的萧公子。阿爷要出一趟远门,这段时日你们还要拜托他照料。” 萧暥一愣:让他带娃? 他没经验啊,只会打仗,不会带娃啊?带沟里去了怎么办? 萧暥:“那个……容绪先生啊,他们的娘亲呢?” 容绪叹了口气:“这些孩子都是兰台之变后的孤儿。” 原来,当年兰台之变,胡骑入中原,造成多少家破人亡,这些年容绪便陆续收养了一些无家可归的孤儿。盛京郊外有藕园,大梁城外就是芦园。 这个芦园前前后后有平房十间,每一间平房里有一个大通铺,可以住五六个孩子,此间总共收留了六十七名孤儿。 兰台之变已经过去了七年,这些孩子的年龄也从七八岁到十六七岁不等。 乱世里军阀混战,豪强倾轧,世族虚伪,却是容绪这一届商贾,承担了这救孤大义。 萧暥不由感慨:“先生仁厚。” 容绪谦道:“我不过一届商贾,给不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