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剑之老子是孔捷_475 震撼 这就是独立团的战斗力(上)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475 震撼 这就是独立团的战斗力(上) (第1/7页)

    此次在山道伏击日军运输队的战斗,注定了是一场经典的伏击作战。

    负责此次伏击作战的二营长沈泉,在接受沈文月实地采访的时候是这么说的。

    “我们独立团刚刚组建那会儿,战斗力还没有形成,团里有将近八成都是新兵,也没有和小鬼子作战的经验,再加上装备落后,两三个人才能扛得上一条枪,就这,还是一些老掉牙子的破枪,上了战场打几枪就会报销这事儿,只有天知道。

    至于掷弹筒和重机枪,更是想都别想。

    轻机枪倒是有,全团就那两三挺,每挺轻机枪备用子弹还超不过两百发。

    战斗爆发之后,要不了两分钟就能打空。

    弹药稀缺的让人心酸,人均不到五发子弹,就算是打伏击战,也只能速战速决。。

    一分钟打完子弹,全体上刺刀和小鬼子rou搏。

    多耽搁一会儿,小鬼子反应过来,咱们战士们就只能凭借血rou之躯,拿人命往上应堆,直到和鬼子短兵交接,用手头的大刀长矛代替已经打空的子弹,把小鬼子砍死。

    所以那个时候,就算是打伏击战,我们动用的兵力至少也得是鬼子的三五倍往上,才有可能打赢。

    啥意思?人家一个小队五六十号鬼子,咱估计得用一個营的兵力才能打下来。

    人家要是一个中队将近两百号鬼子,咱估计得把全团的主力拉出来。

    就这么,这还得是伏击战,如果是硬碰硬的阵地战的话,咱们全团拉出来,都未必干得过鬼子一个中队。

    换算成相同的部队编制来比较,啥意思?咱们一个团未必干得过鬼子一个连。

    说出来都丢人,但事实就是这么回事儿。”

    沈文月对此表示出格外的惊讶,“沈营长,可是我看你们独立团现在的装备,还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