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九世单传的天才幸运糖宝_第81章 诺邓盐井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81章 诺邓盐井 (第3/4页)

品。

    记得一位文人作诗一首自嘲清贫:

    柴米油盐酱醋茶,七般都在别人家;

    我也一些忧不得,且锄明月种梅花。

    诗写得很朗朗上口,但是如果真的缺了这些基础必需品,他还可以继续安心地琴棋书画诗酒花吗?

    中原城镇的柴薪常年不足,江南烧柴,江北烧煤,吴人烧草、禾秆,淮人烧荻芦,甚至有些大富之家,竟经蜡代薪,即烧蜡!中原有专门卖柴薪的柴市。

    云南跟中原不同,山多林密,柴薪多不缺,价低占地。

    米粮亦是如此,中原城镇自有专门的米行专卖各色大米、小米;而云南日照充足,收成相对好,人们能自给自足。

    至于油,还是由客商贩运为主,但品种太多,质量难以控制,很多的人家自产猪油食用。

    上述三类连同酱醋,都是蝇头小利的生意,均不建议经营,我建议凌家以余下的两种作为经营重点:盐与茶。

    盐,很重要!

    古谚语有云:盐筋醋力。体力劳动的人们每天都必需补充盐分。

    明人宋应星曾做过研究,一人一年需要盐50斤,明初盐的价格,贵时需银五钱多,贱时则不到四钱。

    明代,淮浙最盛产盐,设有盐场,由灶户、卤丁烧制盐;陕西有盐池,四川有盐井。

    公元1383年,明朝在全国设置了七个“盐课提举司”,云南就有四个,诺邓的“五井盐课提举司”就是其中之一。

    身处大山深处的诺邓,是一个千年白族村落。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