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73章 茶马古道 (第2/4页)
就算你们在这边有耕种常识,到了云南,气候条件不同,都必须重新适应和调整方法,这也是一个艰难的学习过程。 但是,不用害怕,也不用焦虑。 孔子说过“上天有好生之德,大地有载物之厚,君子有成人之美”。 你们到了云南后,该享受的福利优惠,全部争取;族人要选择聚居到一起,最好能形成一个起到自我保护的村落。 耕种的问题,是有办法解决的。 你们可以付资请当地人耕种,从旁学习具体方法;不过,当地人可能自己也有田地,自顾不暇呢!还有一个方法,你们可以从中原过去的农民中,雇用他们代为耕种。 我明白你们一心想以营商为生,技多不压身、艺高人胆大。 耕种农作的确辛苦,但有收成就可能保证全族人的温饱问题。 先向当地人学习,或请当地人从最简单、最保收成的农作物开始,族人一定要学会耕种常识,到了异乡,多一项生存保障总归是好的。 渔樵耕读,再加上营商亨通,基本上可以保证一个家族向好的方向发展。 我们听了纷纷点头。 这时三叔问:道长,对我们到了云南,从事营商方面,有何建议? 老道长说: 云南经历了军屯、民屯、商屯后,汉人的比例大大增加,甚至会超过当地少数民族的数量。 汉人不但带了礼仪习俗过去,到了当地,汉人的吃穿用度、消费习惯,与中原无异,这为营商创造了一个良好的环境。 与许多人留恋中原繁华不同,凌家族人有长远发展的眼光,先行入滇,朝廷的优惠政策,也仅是面对明初期的新入滇移民。 明初,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