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266 (第2/4页)
“笔谈”慢慢发展成了多元化的往来:电话通讯、网络通讯、刊行核心刊物等等。 明显是仿照了的模式,意在建立国内医学交流的稳定大平台。 而的主创人之一就是郑驰乐的师兄吴弃疾。 郑驰乐这个师弟明显是照搬师兄的做法,只不过一切都才刚起步而已。 方海潮原本还想提点郑驰乐几句,可看了一会儿就知道郑驰乐不需要自己提点。给郑驰乐当指路人的人已经太多了,方海潮觉得自己不必瞎掺和。他笑着拍拍郑驰乐的小肩膀,让他坐下跟自己聊天:“在这边的生活苦不苦?” 郑驰乐说:“我要是说不苦那肯定是撒谎,这边的通讯太落后了,跟外面联系时有点麻烦。不过苦归苦,学到的东西也多,日子过得踏实。” 方海潮笑了:“这心态不错!” 郑驰乐也不骄傲,转而问起方海潮下一步的打算:“方叔是在省里走访吗?” 方海潮说:“没错,有些事情还是要亲自去走走才知道到底该怎么做才切合实际。” 郑驰乐当然知道方海潮的作风。 这是他当初跟叶沐英往来的时候了解到的,叶沐英说起过他推崇的一些人,方海潮就是其中之一,到了新地儿不是先吃喝而是先走访、全方位地了解当地情况再做下一步安排,这都是方海潮做事的原则。以前叶沐英都一一照做,话里话外也没掩藏对方海潮的景仰。 好的经验都该学,郑驰乐刚接到调令时两眼一抹黑,该做什么都不知道,于是就依葫芦画瓢一一照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