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267 (第2/4页)
郑驰乐每个月都会组织培训,实际上就是把人抓来搞“义诊”,把培训模式从枯燥的理论讲解变成了直接走近患者——甚至是健康人身边,在宣传活动期间还会以不同的形式来拉进医患关系。 起初郑驰乐的这些举措引起了挺多人的反对,郑驰乐也不急,先给愿意来的人安排了培训。 活动期间郑驰乐都会全程跟进,穿上医生袍就往义诊席位上一坐,他中医西医兼修,患者不信中医他也不勉强,和和气气地使上西医手段。在义诊结束后才是大头,他叫人汇总了义诊期间出现的所有病例,召开了一次总结会。会上讨论的东西很简单,给每种病例确立最适宜的治疗方案——无论中医还是西医,郑驰乐都能总结出一套方法!更重要的是他不藏私,用什么药、用什么方,甚至应急时可以打什么针,他都会合盘托出。 要知道这时候医疗体系还没完全规范起来,有很多人是搭着末班车勉强挤进了体系内,治起病来还延续着“一方走天下”的老观念,守着自己一个祖传方子不公开,然后头疼用它、感冒用它、肠胃不好用它,总之就是在吃老本——还是吃老祖宗的老本。 郑驰乐思维活,讲解的治疗思路简单易学,套用起来极为方便,很快就把人吸引过来了。 如今每个月的“义诊”席位都非常抢手,很多人排着队轮着参与,并且纷纷要求郑驰乐增加席位。 郑驰乐没答应,他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每次带那么一批人已经有些困难,再多来点儿他根本力不从心。 幸运的是在培训期间他也发现了好几个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