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国师_大明国师 第103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大明国师 第103节 (第4/6页)

湖游览的时候,又去看了钱塘江大潮,晚上住在了钱塘江边,那时候.似乎白天和晚上的气温差距不大?白天热的慢,晚上冷的也慢。”

    紧接着,李景隆推导出了让他有些不可思议的答案。

    “也就是说,其实越靠近海洋,气温差反而越小?”

    “是的!”

    姜星火最近很喜欢引导两个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来得出正确的结论,这让他觉得自己不是在进行填鸭式教育。

    “水体可以有效地调节气温差,而草原正是因为缺少水体,所以气温差就大,你们有谁去过草原吗?”

    “俺去过。”

    物理意义上走南闯北砍人的朱高煦,又一次在生活经验上胜过了李景隆。

    “你觉得那里的昼夜气温差如何?”姜星火问道。

    “白天极热,晚上极冷,沙漠戈壁也是这样。”朱高煦回忆起了痛苦的事情。

    “所以明白了吗?气温跟气温差是不一样的。”

    姜星火说道:“在草原上,由于没有像是海洋这样比热容极大的巨大水体来调节气温差,草原上的昼夜气温差极大,你们想想,气温差极大会导致什么后果?”

    李景隆沉吟片刻后说道:“草木应该是极为难以生长的,因为白天会把草木晒的很烫,而晚上又会结冰凝霜,一冷一热下,草木受不了草木受不了,牛羊自然也难以忍受,更遑论是对气温差更敏感的人了,就要白天光膀子,晚上穿棉袄。如此一来,草木凋零、牛羊掉膘,草原上的人就必然会选择南下!”

    “就是这个道理,游牧民族的人,比农耕民族的人,其实更为依赖气温和降水过活。”

    姜星火简短地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