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国师_大明国师 第117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大明国师 第117节 (第4/7页)

年吏部的有些钱还可以再缓一缓,不要借了天下人的钱不还,反而伤了民心。”

    所谓“蹇天官”,指的便是吏部尚书蹇义了。

    蹇义,洪武十八年进士,如果说曹国公李景隆是名义上的百官之首,而淇国公丘福是武臣之首,那资历深厚的蹇义蹇尚书便是文官之首了。

    蹇义熟读典故,资历深厚,威望卓著,如今天下方定,又居六部之首,军国大事哪怕不属于吏部的职权,但皇帝和大皇子依旧要依靠其人办理。

    至于内阁那几位青年才俊,如今还穿着绿袍、青袍呢,在庙堂大佬们眼中,依旧是皇帝近臣的那种从属者的存在。

    真正代表文官们说话的,正是蹇义等各部的资历尚书、侍郎,其中尤以蹇义为尊。

    也正因如此,朱棣刚登基那会,朝臣们为了站队,纷纷争先恐后地提议废除建文新政,但唯独蹇义敢谏言:‘损益贵适时宜。前改者固不当,今必欲尽复者,亦未悉当也’.又举例说了几则新政并非一无是处,朱棣不仅没有暴怒,反而听从了蹇义的建议缓缓图之。

    “蹇尚书cao心的倒是多。”

    朱棣不咸不淡地说了一句,随后复又问道:“化肥仙丹的事情,朕已经多方确保演示绝对不会出错了。”

    夏原吉下意识地点了点头,这本来就没什么问题,十拿九稳的事情。

    然而朱棣的下一句话,却让夏原吉几乎失态。

    “明日去大祀坛的时候,百官不是都要集结在宫城洪武门,然后从南面的正阳门出发嘛,朕的意思呢,到时候夏卿宣布一下,让百官都积极认购一番即将发行的‘大明国债’,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