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四合院开始的旅行_第二百四十一章 琼州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四十一章 琼州 (第2/4页)

嚼用。

    他建立的小学堂,也从一所扩大到了五所,并建立了一所中学。

    随着每年毕业人数的不断增加,解决了鸡笼山人才不足的窘境。

    第三年开始,王立冬就陆续把自己名下的关键产业,全部搬上了鸡笼山。

    知府这个官,也没浪费。几年间,就把整个榕城的士绅地主都查了一遍,只要是有通倭的,统统按着大明律处置。

    这事引起了整个闽省士绅官员的极大反弹,弹劾王立冬奏章就像雪花一样飞到了嘉靖帝的手里。

    可嘉靖帝随便翻了几个奏章后,就统统让黄锦拿去做了引火之物。

    王立冬每抄一家地主士绅,都会把抄没银两的三成送到嘉靖的内库里,就这几年,从闽省收到的孝敬就超过了四百多万两白银。

    嘉靖帝眼红的不行,也有样学样,不过才干了两笔买卖,整个朝廷里的文官就闹起了集体罢工。

    不得已,他只能小打小闹。

    不过几年下来,也是收获了差不多四百多万两。

    加上两年前,嘉靖拉拢了所有勋贵,终于顶住了文官的压力,下旨开放了海禁,来年市舶司的税收就达三百多万两。

    爹亲娘亲不如银子亲。

    一年,就收了那么多税银,可想而知,大明开国至今,损失了多少税银,这让嘉靖失眠了好几夜。

    王立冬在查抄中,得到了2间大船厂,这让他的短板一下子补齐。

    接着就开始组建起了鸡笼山舰队。

    缺水手,他就跑了几个大海盗的窝点,收编了王直手下大概百分之八十的海盗。

    罪大恶极的都公开处决,剩下的将功赎罪。

    此时的王直已经被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十二月二十五日汪直被斩首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