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被皇帝偷看心声日志后 第109节 (第12/13页)
送的里程碑之一。异域文明的见闻大量灌入,极大程度开拓了中原的眼界。广泛的交流强烈冲击了传统的垄断,某些离经叛道的思想由此萌发,并借由廉价的印刷技术迅速扩张,最终生长为足以动摇整个世界的洪流…… ——当然,那就是不宜公开的消息了。 第130章 访问【上】 在外务处开办的第五个月, 受东印度公司及英吉利银行高级专员儒望的邀请,第一批资本雄厚的海外行商终于拿到了外务处颁发的勘合,乘船抵达上虞港口。 根据儒望在书信中的说法, 他们此行是要探查某神秘东方大国的底细,设法在纺织业发达的沿海寻觅暴富的商机。儒望先生在信里信外将商机描绘得极其诱人,但大多数豪商却只是抹不开面子勉强而来, 心中却并不怎么相信沿海的所谓“机会”。他们在南洋往来已久, 大多数生意都只是通过广东周转;虽然能从吉光片羽的商品中窥见东方巧夺天工的工艺,尚且还不敢大规模的深入中原内陆, 重本押注。 ——没错, 听说中土的纺织品物美价廉,足以横扫南洋市面上一切的假冒伪劣货色;甚至有不少小商贩火中取栗, 已经靠东南沿海的商路赚得盆满钵满。但大资本总是更小心谨慎的;十几万几十万两银子不妨赌一赌,可一下注就是上百万两,那就谁也赌不起了。 说实话, 就是这一次豪商们打破惯例、组团而来,一半固然是看了英吉利银行的面子、儒望先生的面子;另一面却也是因为某些古怪的传闻——别的不论,单单“上虞”这个地名, 这一年多以来就在南洋声名鹊起, 跃然而居于众多劲爆新闻之上,成为往来贸易中夺人耳目热点,连后续之中倭海战都还要退一步地。下南洋的行商都在传说, 老牌霸主葡萄牙为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