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皇帝偷看心声日志后_被皇帝偷看心声日志后 第12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被皇帝偷看心声日志后 第12节 (第8/10页)



    楠叶西忍愣了:“什么?”

    “夸赞使者的汉学功底而已。”穆祺面不改色:“使者一心要扩大朝贡,不知有何缘由?”

    楠叶西忍道:“我国心幕中华,向化之诚,不比高丽、琉球差什么。上国为何宽大彼等,却对我国吹毛求疵,处处挑剔?”

    穆祺在心中默默翻了个白眼。他对老登的意见数不胜数,吐槽三天三夜也说不尽,但唯独赞赏老登对倭人的态度:

    “尊使说东瀛心幕中华,但迄今为止,为祸江浙一带的海盗,大半都是倭寇,与高丽、琉球可没什么关系。”

    高丽虽是年年都借朝贡敲竹杠,偶尔还要嘴一嘴建文皇帝来恶心朝廷,但在倭国的恶心嘴脸面前,却绝对可以挺胸抬头,理直气壮的自称为上国孝子。连老道士都没法子多说什么。甚至某种程度上,高丽的“恭顺”印象,就是由倭人衬托出来的。就算朝廷对高丽再有不满,只要往东边看一看一衣带水的另一个藩国,那往往也就只能算了。

    这个指责极为犀利,但使节显然也早有准备,振振有词的回驳:“敝国之民,有善有恶,敝国也不能一一管束,难免有失察的时候。难道上国就没有盗贼逆恶?不教而诛,有负圣人的教导。”

    要是礼部的大儒们在现场办公,大概又会陡起精神,立刻打点腹稿,专心与使节辩论圣人的教导。但穆国公世子却没有这个心肠,他面无表情,直接顶了回去:

    “听使者的意思,东瀛的官吏居然连盗贼都难以约束?要是软弱无能到这个地步,那朝贡之后往来频仍,中原的海商岂不要大大的受害!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圣上以仁孝治天下,怎能让百姓们往来于无法无天的蛮夷之地?”

    楠叶西忍正欲辩解,穆祺却一气呵成,不容打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